7月24号 于焉逍遥
星期天下午,送走了我的漏婆
(呜呜呜~~我舍不得你们啦~~我校庆要回来啦!!!)
是时候该做中国思想史的报告——《庄子》了
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《庄子》的自然与人的关系
我们带着大包小包的书本、讲义、面包、衣服、毛巾、相机
来到了Lata Kinjang的瀑布禅修
爬到瀑布的最高处
任意的选了一个栖息地
随性的就这样坐在石头上
打开书本参阅、消化
偶尔坐在瀑布的流水边
偶尔坐在某个石头上冥想
听着自然的声音
双脚浸在冷冷的山水中
听着山水的声音
你可能听到的是歌声
我可能听到的是倾诉
他可能听到的是低语
此时此刻
头脑特别的清醒
心里特别的舒服
是一种沁人心脾的舒适
我们左手拿着书、右手拿着笔
心里却恣肆的放纵在山水之间
我们似乎可以微微的领略到“精神自由”的境界呢
不知怎么的
应该是太舒服了
我竟然拿着书本放空
整个人静止在那里好久
头脑闪过的竟然是7年前
我14岁的时候,上华文课的一篇文章
隐隐约约,我听到的好像=是朽孜老师朗诵课文的声音——
“发鸠之山,其上多柘木,有鸟焉……其状如乌、纹首、白喙……
是炎帝之少女,名曰女娃……女娃游于东海,溺而不返,故为精卫……
常衔西山之木石,以堙于东海……”
回过神来,我笑了!
原来,我读过《山海经》
原来早在我14岁的时候就已经读过《山海经·北山经》
“女娃游于东海,溺而不返,故为精卫”
“女娃游于东海,溺而不返,故为”
“女娃游于东海,溺而不返,”
“女娃游于东,溺而不返,”
“女娃游于,溺而不返,”
~
~
~
“溺而不返”
整个下午,这一段句子不断地浮现在脑海中
《庄子》是东海
我是炎帝的之少女
我游于东,溺而不返
如今化为精卫
来到这里
准备文字
以填沧海
对了,下午的那把声音,
到底是朽孜老师的声音、还是自然的声音?
又或者是心理呢声音呢?
“是我梦到了蝴蝶?还是蝴蝶梦到了我呢?”
“当我变成人走到草原,看着自己在花丛中飞来飞去,我才知道自己是如此的快乐”
“我遇过这朵花吗?还是这朵花的诞生是因为我呢?”
“是我梦到了蝴蝶?还是蝴蝶梦到了我呢?”
“当我变成人走到草原,看着自己在花丛中飞来飞去,我才知道自己是如此的快乐”
“我遇过这朵花吗?还是这朵花的诞生是因为我呢?”
人与自然
人与天
人与宇宙
人与道
“齐万物、一死生”——物化
走下山的时候
回头看了瀑布一眼
几十年前的瀑布和几十年后的瀑布都还是一样那冷冷的水
但,几十年前来瀑布玩的事和几十年后来到瀑布玩的事,却早已沉下去
啊……漫山的空灵啊^__________^
若夫乘天地之正,而御六气之辩,
以游无穷者,彼且恶乎待哉——《逍遥游》
所谓“坐忘”,既是:
堕肢体、黜聪明,
离形去知,同于大通——《大宗师》
物得以生,谓之德;
未形者有分,且然无閒,谓之命;
留动而生物,物成生理,谓之形——《天地》
“天地有大美而不言”——《知北游》
非彼无我,非我无所取。
是亦近矣,而不知其所为使。——《齐物论》
泰初有无,无有无名;
一之所起,有一而未形——《天地》
同乃虚,虚乃大。
合喙鸣;喙鸣合,与天地为合。——《天地》
夫道,有情有信,无为无形;
可传而不可受,可得而不可见——《大宗师》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